一、关于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
“十三五”时期,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实施人才强市、新型城镇化、国际化“三大战略”,全力攻坚高质量赶超、重大赛事筹办、更高水平全面小康“三大任务”,大力传承创新发展“晋江经验”,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,GDP净增近千亿、达2616.1亿元,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第四,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《纲要》围绕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市发展阶段的新特点,全面分析了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,认为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市内外环境将面临深刻复杂变化,既有晋江经验”引领、发展区位改善、优势产业先发、新兴产业后发等四方面优势,也面临着城市节点功能不强、产业结构层次不高、资源要素瓶颈突出、城市管理服务短板等四方面挑战,发展阶段将由“以产带城聚人”向“以城聚人促产”转型迈进,整体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。
二、关于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构想
要坚持“晋江经验”引领,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、闽西南协同发展大格局谋划晋江发展,紧扣“开放创新突破重围、聚核筑链再创优势”发展主线,大力推进“两融合、两并进”,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,努力实现“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”“担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”“共同富裕县域范例”三个走前列。
01 指导思想
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路线、基本方略,紧紧围绕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深化改革开放,坚持系统观念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统筹发展和安全,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担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,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,不断传承创新发展“晋江经验”,全力当好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典范、中小城市建设样板,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晋江篇章。
02 功能定位
“十四五”时期,要继续坚持“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”的总体功能定位,并在此基础上,构筑“品牌之都”“创新高地”“品质城市”三大功能矩阵。
03 发展战略
“十四五”时期,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、“晋江经验”引领、以人民为中心、高质量发展、区域协同联动、深化改革开放、全域系统治理等六大基本原则,大力推进实施开放赋能、聚合提升、创新突围、改革突破、品质引领、民生优先等六大战略。
04 发展目标
到2035年,全面建成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,全面确立品牌之都、创新高地、品质城市三张“金名片”,人均生产总值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均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,基本实现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,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”的远景目标,并规划了到2025年的经济发展、城市建设、民生保障、生态文明、改革开放、县域治理等6个方面、47项指标,其中:GDP年均增长6.5%、达到3900亿元、力争突破4000亿元,财政总收入突破300亿元,三产占GDP比重突破40%以上,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.5年,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提高到60%,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7.2%,人均公共文体设施面积增加到2.56平方米。
三、关于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
《纲要》
围绕支撑推动上述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,
提出了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
10个方面主要任务。
01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,打造产业科创高地。
要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实体经济发展,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打造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县(市)和国家“双创”示范基地:
一是建强创新平台体系。聚焦“一廊两区”建设,谋划建设国家级高新区,构筑多元创新平台体系。
二是壮大企业创新主体。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链条,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,梯度化培育高科技企业集群。
三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。全方位优化“引育用留储”全链条人才生态,培育一支爱国爱乡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队伍,聚天下英才而用之,以一流人才资源激发创新活力、发展动力。
四是营造一流创新生态。坚持“政产学研金介”一体化发展,整合各类创新资源,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,激发创业创新活力。
02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,构筑现代产业体系。
要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,持续推进“先进制造业立市、高新产业强市、现代服务业兴市”,构建“4341”现代产业集群,打造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全球“新制造”重要基地:
一是高端化升级优势主导产业。深入实施全链条、全流程升级行动,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,形成搬不走的产业优势,力争到2025年鞋服、纺织、食品、建材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。
二是规模化发展新兴产业。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装备、医疗健康等领域,推动产业上下游全链条发展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,力争到2025年三大新兴产业产值超2300亿元。
三是品质化提升现代服务业。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,全力打造商贸物流、研发创意、金融服务、文体旅游等四大现代服务业集群,力争到2025年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突破40%。
四是探索孕育未来产业发展机会。建立未来产业选择机制、孵化体系,培育发展新产业、新业态。
五是拓展提升产业发展空间。优存量与拓增量并举,提质升级“一区多园”,拓展建设“两新”产业基地,培育发展总部平台基地,保障产业发展空间。
六是全面提高产业链控制力。着眼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重构,推进我市产业链优化升级、整合提升,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。
03 坚持以城聚人促产,构建环湾节点枢纽。
要坚持城市带着产业走、产业城市联动走,持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,做强做优城市平台,打造区域发展重要节点城市、更有特色更有魅力的现代化城市。
一是构筑“主辅湾带”新格局。加快构建“全市一城、一主两辅、双湾双带”空间新格局,引导资源优化配置、产业合理布局,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
二是凸显主城首位度。突出环湾向湾、核心聚集,统筹谋划中心市区和晋东、晋中、西北等片区建设,全面提升主城的首位度、辐射力和带动力。
三是增强辅城聚合度。统筹推动晋西、晋南辅城融合发展,构建形成空间相对集聚、配套高位对接、功能各有侧重的战略支点,强化对主城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。
四是打造“双湾双带”。充分依托交通干道、岸线资源打造功能轴线,强化内联外接功能,推动晋江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和泉州环湾建设战略布局。
五是优化城市功能品质。实施功能配套提档升级计划,完善智慧城市、综合交通、市政、能源、水利等设施,精细管好城市,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内涵。
六是打响体育城市品牌。坚持“以赛兴城、以赛促产、以赛惠民”,全力办好重大赛事、发展赛事经济、推进全民健身,以体育带动城市品质提升、彰显城市形象。
04 拓展内外开放合作,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。
要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,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,打造国际国内“双循环”战略枢纽:
一是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。全方位加快布局对接、协同融合,促进区域互联互通、产业协同布局、服务同城共享,在融入区域协同发展中提升比较优势。
二是提高内需供给体系适配性。注重需求侧管理,大力推进品牌提升、加强有效投资、培育消费业态,形成需求牵引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。
三是畅通双循环相互促进通道。着力发挥保税区牵引作用,完善跨境贸易通关服务,大力发展“晋江人经济”,促进内需与外需、出口与进口、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。
四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。立足外部环境新变化,大力拓展对外投资空间,提高外资利用质量,争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。
五是探索晋台两岸融合发展新路。持续深化晋台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,打造对台融合发展先行区。
05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,促进资源高效配置。
要传承创新发展“晋江经验”,加强系统集成改革、协同高效改革,加快突破要素瓶颈制约、体制机制障碍:
一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。深化县域集成体制改革,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,打造更多改革样板,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
二是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市。瞄准国际公认先进水平,营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、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、更加规范透明的法治环境。
三是激活市场主体活力。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环境,完善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机制,做大做强各类市场主体。
四是放大资源使用效益。聚焦投融资平台、土地盘活利用等重点领域,创新城市运营运作机制,打造资源要素增值城市。
五是创新招商引资机制。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方式、工作机制、考核机制,突出专业化、精准化招商,全力提升招商实效。
06 纵深推进乡村振兴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。
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推动“产业兴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,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晋江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。
一是做强特色现代农业。坚持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,夯实农业发展支撑体系,推动农业特色化、品牌化、全链条化发展。
二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。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、加大政策支持,加快培育海洋经济,创建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。
三是提高乡村宜居水平。因地制宜、循序渐进,打造一批具有晋江特色、闽南风貌的美丽乡村,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。
四是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。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,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、双向流动,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。
五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健全各类帮扶长效制度,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,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
07 弘扬晋江人文精神,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。
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,更好弘扬城市人文精神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,建设独具魅力的人文晋江:
一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。坚持舆论引导、价值引领,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,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、精神面貌、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。
二是打造晋江人文品牌。传承弘扬传统文化,加强对外文化推广,全方位提升晋江文化影响力,擦亮人文晋江品牌。
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。持续完善现代化公共文体服务体系,增强文化产品、文化服务供给能力,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、均等化。
四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,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。
08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要聚焦“经济发展高素质、生态环境高颜值”,推动经济社会加快绿色转型,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“美丽晋江”:
一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。树立循环发展、永续发展理念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、绿色经济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,构建绿色经济体系。
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。坚持“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,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和保护修复,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。
三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加强水、空气、土壤、固废等综合治理,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。
四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。全面对接生态省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,持续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,构建生态长效治理格局。
09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,满足美好生活期盼。
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:
一是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建立完善覆盖常住人口、提升服务效能、促进人口流动的人口管理体制,促进人口素质提升、结构均衡发展。
二是拓宽就业增收渠道。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,多方位拓展增收渠道,提高居民收入水平。
三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。健全涵盖学前教育、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终身教育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教育体系,打造现代化高质量教育。
四是提升医疗健康水平。全面推进“健康晋江”建设,加强高品质医疗服务体系、公共卫生应急防治体系、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建设,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。
五是织密多层次社保体系。稳步扩大各项保障覆盖面、提高待遇保障水平,加强社会救助托底,促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。
六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。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,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,构建多层次、全覆盖、人性化的养老服务网络。
七是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发展原则,推动新时期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。
八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。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,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、社会化运作。
10 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,提升县域治理效能。
要对标治理现代化要求,完善法治化、专业化、多元化的治理格局,全面提升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:
一是深化法治晋江建设。一体推进法治晋江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建设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。
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。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,推动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、居民自治良性互动。
三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。深化“六守六无”平安创建,加强防范和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各种风险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晋江。
四是完善应急管理体系。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,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