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史散论】梁克家纂修《三山志》
时间:2024-05-06 09:16 浏览量:
      梁克家《1128—1187年》,字叔子,晋江人,自幼聪敏,笃志力学,宋绍兴三十年(1160),参加庚辰科廷试,高中进士第一名。初受湖南平江签判,从此走上仕途。在朝为官,所陈切中时政,曾建言“正心术”、“立纪纲”、“救风俗”、“议威柄”、“定庙算”和“结人心”等六事,以匡时政。乾道五年(1169)拜端明殿学士、签书枢密院事,后历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屡有建树,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。卒赠少师,谥文靖。
      梁克家辅政之余,笔耕不辍,一生著述颇丰,为文深厚明白,自成一家。他晚年起知福州时所撰的《三山志》,更是方志的圭臬。该书现今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志,在我国现存的28种宋志中也称得上珍本。
        梁克家之所以纂修《三山志》,是因为他在任福州知府期间(1179—1182年),深感当时福州的一些地方志过于简陋,即决定重新修纂一部福州志。他在自序中说:其间兴废增改都已面目全非,阙漏往往十之八九。人们追思往事,既不可记忆,又无文字,常以为恨事。至亲自见闻,又往往以为不能忘怀,不必急于记述。岁月因倏忽又不能记忆,使后来文人,又以为恨。如此实是古今通病。有鉴于此,他乃约里居和任职于当地的士绅,共同搜集、编纂,断简残篇、乡牍文书、长老传述、闾里记载等等,一一探究,“目的在使四方知是邦之盛,欲知古者有所考查”。他利用公余时间,考察古代福建无诸时代以来的遗迹,走访当地耋老,搜集前人笔记与公堂卷牍,又公开招聘愿意参加修志工作的地方绅士,经过三年努力,终于在淳熙九年(1182)纂修成一部新的福州志。福州自唐末别称三山,故此志书定名为《三山志》,亦名《淳熙三山志》。

      《三山志》初成稿为40卷,后作过增补而为42卷,分为9门:地理、公廨、版籍、财赋、兵防、秩官、人物、寺观、土俗,分别记载福州自晋代置郡至宋的900年间重大事件、著名人物、城池沿革、赋税典章、寺院宗教、文化教育、社会习俗、土特物产、山川名胜、边防海疆等方面的历史面貌,成为“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”的蓝本。

      《三山志》取材广泛,述事具体,辞令温雅,集众家之长,属于务实的志体。《四库全书总目录提要》称“其志主于记录掌故,而不在于夸耀乡贤,侈陈名胜,固亦核实之道,自成志乘之一体”,反映了梁克家重视地方的地理环境和地方历史、文化、宗教等方面的有机联系。该书记载翔实,其中“所纪(五代)十国之事,多有史籍所遗者,亦足资考证”,具有重要的参考、核证的价值,后世的福建方志对其多所征引。


    (来源:晋江文史散论)

 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