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物春秋】泉州木偶艺术改革的先驱(2)
时间:2024-05-06 09:12 浏览量:
      现代活报剧《蒋党末日》由家叔亲自执笔、编写、导演,从填词、道白、分场等,经无数次的征求意见,反复修改直至定稿。

    剧本的诞生是一次成功的革新,它既恪守传统,耽于乡土,服务政治,又直面正视完全崭新的表演形式,从人物造型、舞台构造、雕刻、绘画、布景、服装、道具、灯光、音乐、语言、效果等方面,构成了一幅视野全新的蓝图。在实施蓝图中,它经历了一个产生、形成、发展和系统化的过程。这次改革创新的尝试,人们同时也经历了一次由初步认识、逐步理解和不断完善的过程:


    一是木偶造型的改进。木偶面部的设计、雕刻、绘制,都进行了革新。如原木偶的手臂长度超过膝盖,而现代人物则需要一定比例,因此将原用“麻辫脚”的腿部,一律改用“关节脚”。从表演古代人物过渡到表演现代人物,它涉及到制作和表演诸多层面和深层次问题,二者关系既有联系又有较大区别,即使是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今天,对于表演现代人物,也还是处于未完全成熟的阶段,某些执掌方法甚至今不如初,由此可见初期阶段的工作是何等的艰难。

    其次是舞台的改进。随着剧中人物的增多,表演人数也随之增加,画屏也相应扩大,原有舞台显然已无法适用,因而冲破原有“四美班”形式的表演区域势在必行。过去用一道围屏隔开,可分幕前幕后;现代活报剧,虽然表演同样分为幕前表演区和幕后操作区,但幕后操作区同布景连为一体,高于幕前表演区,而表演区又分为前后两段,后半段设活动板,别称“地台”,由地下演员辅助台上表演并设置某种“机关”,故必须在台上搭台。这种木偶舞台的问世,不仅为泉州木偶现代戏所用,神话戏、历史戏、童话剧至今仍继续沿用。这种舞台的出现,改变了数百年来泉州木偶已形成的表演模式,是木偶革新的又一成果。画屏加高加宽,提线必然增长。从1954年至1966年历次的舞台变革中,一直围绕以有利于发挥提线表演为中心,由初期增加一二十公分一直增长到1.5米左右,经历了从试验期到成熟期十余年的反复实践,日臻完美,使提线木偶成为颇具规模的剧院式艺术表演团体,成功地实现了从“草台”至“剧院”的跨越,是泉州木偶革新划时代的标志。

     

    (来源:晋江史志2008.2)

 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